這天要參觀三個宮殿﹗先乘地鐵到安國站3號出口,走約十分鐘,就會見到昌德宮的敦化門。不過昌德宮不是我第一個要參觀的宮殿,因為我預約了下午一時半昌德宮秘苑的英文導賞(因中文導賞已滿),但當時不過約早上十時,所以先到昌慶宮。
這就是昌德宮的敦化門
再走十五分鐘,就到了昌慶宮的弘化門
昌慶宮建於1483年,由朝鮮成宗建造,原名「壽康宮」,擴建後改名「昌慶宮」,奉養成宗的三位大妃。1592年壬辰倭禍之後,昌德宮吸收了景福宮的功能,昌慶宮就成了一所昌德宮輔助宮殿,國王的使用頻率增加。昌慶宮在壬辰倭禍時被燒毀,於1616年重建。此時重建的明政殿是現存朝鮮五大故宮正殿當中歷史最悠久的正殿。1907年,日本政府將昌慶宮大多數建築物拆除後改建成動植物園,對外開放,在1983年實行重建昌慶宮的工程。
由於昨天下過雨,宮殿又多沙地,在浸了水的沙地上走很是困難,鞋也入了水,這天參觀的又都是宮殿,結果一整天雙足都很受罪
明政殿,是舉行國家大事、王室儀式的地方。但因昌慶宮是為王室女性提供住處而興建,所以規模始終是較小。
屋頂是鳳凰
由於所有建築都是木造,所以有滅火盆在宮殿附近
國王處理政務的文政殿
景春殿和歡慶殿是王室生老病死的地方。景春殿為王妃、世子妃所用, 歡慶殿是國王、王世子所用。很多王后在景春殿去世,而大長今亦曾在歡慶殿為中宗看病,正祖亦是在此出生。現今所見之建築乃於1834年重建。
通明殿,是王妃的住所,據說張禧嬪為詛咒仁顯王后,製作了人偶、動物死體埋在通明殿周圍,因而被肅宗下令賜藥自盡。 現今已開放予遊客參觀,要脫鞋內進,但裡面是空無一物的。
這裡是昌慶宮公主們居住的地方,也有宮女的居所,但在日本侵略時期,全部被拆除,現成了一片樹林了。
成宗大王胎室碑和聖物。自古以來,韓國人把胎兒看成一個完整的人,於是剛生下的孩子算一歲。王室嬰兒出生後的臍帶和胎盤會洗乾淨後放在胎缸裡,密封缸口,並把缸在三至七天內的吉日埋在風水好的地下。成宗大王胎室原位於京畿道廣州市;在1928年,因「李王家博物館」的野外展覽,胎室就搬到了昌慶宮裡。
春塘池一帶,原為國王親身耕種的水田。朝鮮王朝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,國王和王妃都會親自做務農的示範。
八角七層石塔,是朝鮮第九代王成宗元年(1470)由中國製造的,1911年日本佔領朝鮮時期,在昌慶宮建立李王家博物館時,從商人手裡買下立在此處。是國家第1119號寶物。
走到盡頭有間現代的溫室,應該與昌慶宮曾為植物園有關?
之後走過石橋,跑上石梯,就會到達昌德宮的另一邊入口-含陽門了。
昌德宮是1405年太宗修建的朝鮮王宮。最初是作為法宮(國王居住的宮殿)「景福宮」的離宮,但壬辰倭禍後漢陽很多宮殿被毀,當中被毀的景福宮,又因風水問題沒有重建(太宗在景福宮殺死了政敵鄭道傳和異母兄弟,因此覺得景福宮不吉利),昌德宮則於1610年重建,於是此後270年昌德宮一直作為法宮,直至景福宮重建。如今所見的景福宮,是從1991年開始復修的。
昌德宮南邊有王室的祠堂「宗廟」,北邊有後苑,形成了朝鮮時代最大的皇宮空間,而這兩區域亦是是次稍後的參觀範圍。
由於導賞時間未到,因此先到處走走。 首先看見的是樂善齋一帶,是追求朴素的憲宗修建,是憲宗的書齋兼住所,原屬昌慶宮,現歸屬昌德宮。不過我只在外面看了看,沒有入內參觀,樂善齋是不塗顏色的,風格淡樸,並非相片中外牆的風格。
之後來到了熙政堂,是國王的便殿。本來昌德宮的便殿是宣政殿,熙政堂是寢殿,不過宣政殿狹小,而且經常作為魂殿(安放國王和王妃的神主的地方),故此熙政堂後來成為了便殿。現在的熙政堂是1917年被火災燒毀後1920年復原時把景福宮的康寧殿搬過來修建的。
現存的熙政堂與原本的熙政堂和康寧殿完全不同,內部舖設了地板和地毯,安裝了玻璃窗,還有吊燈裝飾,是西洋風格建築。
龍床的復原工程﹗
接著愈走愈深入……都不知道走到哪兒了
什麼東西?廚房?導賞書中亦沒有說明……
奇異的領域……
走得是很深入,但沒有資料幫助理解,看著冷冷清清,有點陰森,還是決定離開了。想不到走到外面,看到不少講中文的人在後苑門口聚集,想必是中文導賞要開始了。剛進昌德宮參觀時,保安叔叔見我有秘苑入場券,就告訴我英文導賞剛出發了五分鐘,我追上去還來得及,不過我預約了下一時段,而且很想聽完整的講解,所以就算了。不過照這樣看,不預約也可以加入導賞吧,所以我也在一旁等候了。
果然是不點名只點票,可以加入中文導賞了,秘苑導賞出發﹗
參觀秘苑/後苑是必須有導賞員帶領的,與宗廟一樣,其他宮殿就沒有這樣的規定。後苑是太宗修建昌德宮時所建,為昌慶宮和昌德宮的共同後苑,壬辰倭禍時大部分建築被毀,後苑亦受到破壞,後苑在1610年與昌德宮一併重建,之後的歷代國王亦陸逐修建。
後苑又叫秘苑,又叫禁苑,還有其他名字。因為建築在宮殿的後面,故稱「後苑」;又因在宮內,又稱「內苑」;又除王室家族以外,都不能進入,故稱「禁苑」;朝鮮後期設了管理後苑的官廳「秘院」,1908年亦有「秘苑」的記載,故又名「秘苑」。
後苑有多種不同用途,包括國王散步休憩、舉行射箭等戶外活動、務農等。
首先來到了芙蓉池和宙合樓,有休息、進行教育的用途,是後苑內一個較開放的空間。這裡是秘苑,能進來的人有一定的身份地位,少不免會變得目中無人,而這裡的門框較矮小,是為了提醒那些狂妄的官員要時刻保持恭敬之心,進門時身體需要向下靠,由此作躹躬狀,國王以此給官員一個「下馬威」。
歷代國王在此思考休息的映花堂,可掛起的門可隨時形成開放的空間,這種建築特色是因應韓國建築空間細小的特點而設的。
左為芙蓉亭,右為四井記碑閣
導遊讓我們在映花堂稍作休息,十分鐘過後又開始導賞了
不老門,走過就不老了?
愛蓮池和愛蓮亭,本來池中有個小島島是在小島之上,不過現在小島不見,亭的位置亦不一樣了。
之後到了演慶堂
這是外廊,最低級的奴婢會住在這裡,還有放橋子的房間、馬廄,外廊另一邊就是男廁
古代韓國社會強調男女之別,進門也有男女之分,男女各有自己應走的門,我們先走過長樂門,是男生進的。這是模仿士大夫的居所,在古代韓國,只有宮方建築也可以塗上顏色,因此這楝建築亦是較樸素的。
左為演慶堂,右為善香齋。演慶堂內,與主人較親近的奴婢會住在行廊,出入廂房的大門比行廊高,表現了韓國男尊女卑的思想。
屋頂上為了調節、遮擋陽光的設計
善香齋是藏書的地方,也用於讀書和接待客人,是演慶堂的書齋,闊七間房,進深兩間,左右兩間有火坑,西面有遮陽結構,是自古以來士大夫房屋的結構特點。
最暖的就是較淺色的板了
左為砭愚榭,右為勝在亭
拍照熱點尊德亭,導遊展示了該處在其他季節時的照片,果然夏天是最遜色的=.= 不過難得來了無論如何也要拍一張﹗
走到這邊已觀賞了一半的後苑,開始回程
玉流川一帶的流觴曲水宴,這遊戲源於中國東晉,王羲之與其他名士聚集,在蘭亭製造了個起旋渦的人流,把酒杯浮在水上,杯停在誰前面,誰就要舉杯作詩。人們將當時的詩作編成了書,就是著名的《蘭亭集序》。而這遊戲在當時上流階層亦風靡一時。
導遊接著帶我們走出後苑,直達出口,不過我還沒有參觀昌德宮,因此走回頭了。
過了進善門、仁政門就到了仁政殿。仁政殿是昌德宮的正殿,舉行國家重要儀式的地方。壬辰倭禍時被毀,於1603年重建,1803年再次被燒,次年重建保存至今。地板本是磚石,但換成木地板。電燈、窗簾、玻璃窗等都是在1908年改造的,成為了西洋風格的宮殿。
外行閣一帶是1991年以後復原的。
隨後來到了宣政殿,是國王處理國政的正式便殿。壬辰倭禍和仁祖反正時期被毀,1647年拆遷仁王山上的仁慶宮重建。後來宣政殿亦逐便失去便殿的功能,成為魂殿。成宗時王后韓氏曾用此殿辦養老宴,王妃使用宣政殿後來亦史官的反對。
接著看到宮內輔佐國王的各司的建築,日佔時期這些建議都已被拆掉,現存建築都是在1991至2005年復原的。奎章閣是為保管歷代皇家的詩文字書資料而建的。
可能這邊都是近年重建的建築,觀賞價值不大,人流不多, 還看見有兩個工作人員坐在那邊用電話
參觀完昌德宮了,最後在門前留影﹗因為地理位置之便,時間尚早(約下午三時),決定下一點到附近的宗廟﹗
0 意見:
張貼留言